业内专家学者聚焦养老金融现状建言献策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从整体看,养老金投资取得了较好的保值增值效果■。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的《2022年社保基金年度报告》,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达到7.66%■,累计投资收益额高达16575.54亿元。   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耐心资本,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大,面临着如何运营管理、保值增值等难题。   那么■■,如何提高养老金市场的资金总量?对此■■,董克用表示,对于第一支柱
产品咨询热线

  从整体看,养老金投资取得了较好的保值增值效果■★★。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的《2022年社保基金年度报告》,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达到7.66%■★◆◆★,累计投资收益额高达16575.54亿元。

  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耐心资本,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大,面临着如何运营管理、保值增值等难题。

  那么★■■◆★★,如何提高养老金市场的资金总量?对此★◆◆■■,董克用表示,对于第一支柱★★★◆,要以全国统筹为抓手,同步推进渐进性延迟退休◆◆★★,做好促进消费等存量改革;对于第二、第三支柱◆◆◆■,要以完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为抓手■■◆★,扩大积累型养老金为主的结构式增量改革■◆。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养老金融首次在中央会议中被正式提出■■★,并首次被列入国家金融的重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养老金融事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也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下★■■■◆,如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近日召开的2023年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果发布会上,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养老金融的现状◆■■、挑战与发展机遇◆◆,为养老金融发展建言献策。

  提高养老金投资运作体系的效率和质量,是未来发展养老金融的一大核心,但目前仍存在投资不充分的情况。“当前,我国养老金的投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养老金投资相对保守。★◆★★★■”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表示,令人欣喜的是◆◆■◆■,近期财政部发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拓宽了投资范围★■★◆◆,提高了投资灵活度;证监会也在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

  “从长远看■★,结构性改革关系养老金全局★★◆◆■。”董克用表示◆◆★◆,★★“要在理顺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继续优化第二支柱■★◆■★◆,加快推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试点转常规。”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是‘未富先老’■★■◆◆。■★◆★■■”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在会议上表示,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当时人民生活还不够富裕。而国民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因此,面对“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挑战,董克用呼吁,更多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夯实全社会的养老财富储备。

  《蓝皮书》显示,2022年■◆■■,养老金市场化运营规模为8◆◆★.4万亿元,占积累总规模的比例已达58%;预计2030年将达到20万亿元,占比达到70%■■◆★★。

  “第二支柱职业性养老金市场规模已超5万亿元。”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指出■★◆■■★,但需注意其内部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比如,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在强制程度■★★◆★、供款标准、税优政策、管理模式、资金虚实等方面各不相同,很难带来长期的高收益。他建议,应以◆◆★★■“整合为统一的职业性养老金制度”为中长期目标,搭建年金转移平台★★■,并从企业年金计划的订立和更改程序、投资决定权及投资管理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职业性养老金计划。

  关于目前国内养老三支柱的结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给出这样一组数据★■★★◆★:第一支柱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约承担了70%~80%的养老需求,第二支柱承担了近20%的养老需求,而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金起步仅一年◆■★◆,按照个人储蓄账户计算,第三支柱仅占1%的市场份额。

  在宏观环境较严峻、低利率和优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更加考验保险资产管理行业长期投资能力。“如果依然遵循之前的配置思路■◆★,恐怕难以复制前些年的投资业绩,投资水平也难以有大的改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建议◆★■◆★◆,在不影响各支柱、各产品、各主体的差异性和特色化的前提下,制定具有统一性或者一致性指向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基本原则和基础标准。一方面,明确养老金基础投资范围、投资能力、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另一方面,从业务条件、大类资产配置、运作规范、风险管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养老金投资提出专门性的要求,以此规范养老金的投资运作,引导优质的投资机构提供专业的投资服务◆★◆★■★,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切实保障养老金持有人的合法权益。(记者 孙榕)

  周延礼建议,一是积极应用创新技术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和风险偏好的人群需求■★◆◆■。二是完善养老金融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为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风险管理提供法律支持和指导。三是提高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识和参与度■■◆◆★◆。

  本次会议发布的《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2022年末,我国养老金资产积累规模为14.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为12%;预计2030年中国养老金积累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在GDP中占比将接近20%。不过,这一占比与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22年末,OECD国家养老金资产占GDP比例平均在80%左右◆■★★。

  加速构建和完善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已成社会共识。“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对于构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意义重大。”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养老金第三支柱以养老保险为主■★◆■■,不仅可以补充传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还能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障方式,有助于分散养老风险■■★,增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周延礼也坦言,自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以来■★,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存在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不及预期、试点优势特征不明显以及养老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认知和参与度不足等问题。